服务热线: 400-928-5178
 
 
 
文章发布 Case
Case 最近案例

元聚原创 | 未足额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能否主张经济补偿

日期: 2022-07-18
浏览次数: 41
引言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那么,劳动者能否以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呢?那就要看带薪年休假工资的性质是什么,是否属于劳动报酬。
元聚原创 | 未足额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能否主张经济补偿


实务中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是将年休假工资认定为劳动报酬从而支持了经济补偿。如:重庆高院发布第五批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之二:王某某与某废弃物处理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在该案例中,劳动者以公司未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法院是支持的。

一种是认为年休假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20.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如何处理?劳动者未休年休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5条规定,用人单位按职工日工资收入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与正常劳动工资报酬、加班工资报酬的性质不同,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100%部分)及法定补偿(200%部分)。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在于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支付其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中法定补偿(仅200%部分)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不宜认定属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元聚原创 | 未足额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能否主张经济补偿

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理由如下:带薪年休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员工可以自愿放弃,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仅需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无需额外支付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资。而关于带薪年休假工资的性质,笔者认为属于福利待遇的范畴,不属于劳动报酬,只是名为工资而已。《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只有在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时候,才应当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可以说,年休假工资其实是将应休未休的年休假折算成工资的一种补偿方式,且员工主张未休年休假的工资差额适用的是普通诉讼时效。(依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带薪年休假纠纷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9〕3号》第四条,劳动者应休未休年休假而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差额系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的法定补偿责任,该请求权的仲裁时效期间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确定,从应休假年度次年的1月1日起算。在此之前,若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的,则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次日起算。)




实务
建议
因此,建议用人单位做好职工年休假的管理,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同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权利。如果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因生产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劳动者休年休假的,对于劳动者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用人单位应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该300%已包含了用人单位支付该劳动者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休年休假应当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而不以劳动者提出休假为必要条件。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年休假,而劳动者因本人原因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只需支付该劳动者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而无需另外支付未休年休假的补偿。


【原创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江苏元聚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来源。如您对本文议题有疑问或者有意进一步交流探讨,欢迎与本文作者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Case / 相关案例
2022 - 09 - 26
01、案情简介高某于2017年9月21日入职H公司,同日,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高某担任大客户总裁,双方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庭审中,H公司提交了《2018年产线销售绩效责任书》,内容系包括高某在内的员工与H公司约定的考核指标,其中规定:在2018年7月9日-2019年1月5日期间,落地**产线,回款考核目标3亿元,挑战目标6亿元。考核原则为产线销售以团队为整体进行考核,如按照要求完成目标...
2022 - 08 - 08
实务中,很多用人单位为了挑选符合岗位的人才可谓是煞费苦心,从精心筛选简历,到协调时间,安排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最后终于确定了人选,但却出现了求职者承诺入职后又反悔的情况。用人单位花费了很多精力、心力和时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那面对类似这种求职者承诺入职后又毁约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哪些权利呢?先来看一则典型案例。【案件介绍】2019年6月,甲应聘B公司市场经理一职。经过多轮面试,B公司于2019年...
2022 - 08 - 01
截止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457.5万户,即使在相同行业内,市场主体与在先注册的企业发生字号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公众可能因此产生混淆,此时,在后注册企业就可能会构成侵权。相关案例案例原告ABC(中国)电子公司成立于1992年,企业名称的核准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
2021 - 05 - 17
近期有客户咨询:单位与员工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员工在离职后2年内不得至与单位相同或相似行业的企业工作。员工离职时单位没有与员工明确是否需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在之后也没有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但员工却按约履行了2年的竞业限制义务,期满后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年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员工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由于离职时单位没有告知员工其无需受《竞业限制协议》约束并可自由择业,现员...
Copyright ©2018 - 2021 江苏元聚律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正路8号崇正大厦11楼
          联系电话:400-928-517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