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928-5178
 
 
 
文章发布 Case
Case 最近案例

即将入职却被用人单位“放鸽子”,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日期: 2019-08-06
浏览次数: 151

案件来源: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苏州小伙满心欢喜被录用

临门一脚却被告知

“无需来入职”

从希望到失望

小伙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于是双方走进了法院

即将入职却被用人单位“放鸽子”,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苏州小伙陆某满心欢喜准备踏上新岗位,临门一脚却被用人单位告知无需来入职了,从希望到失望,陆某要求该单位赔偿相关损失。近日,苏州市吴江区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缔约过失责任纠纷案件,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陆某在网上投递了简历,不久某技术公司向其抛出橄榄枝,邀请其前往公司面试。之后陆某顺利通过了技术公司的面试,双方就工作地点、福利待遇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2019年528日,陆某按照公司要求进行了入职体检,并将体检报告、人事材料等邮寄给了公司。几天后,公司人事专员联系陆某,询问具体可以入职的时间,陆某称201963日即可前来报到。正当陆某为进入新的公司与原公司进行工作交接时,技术公司却电话告知其,部门已经取消,陆某无需再来入职。
眼看即将入职,被用人单位放了鸽子,陆某要求技术公司给予相应赔偿,但被技术公司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陆某心有不甘,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技术公司支付3个月的工资损失、体检费、交通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劳动仲裁委认为双方未建立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对陆某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陆某便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陆某尚未为技术公司提供劳动,故双方尚未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在陆某正式入职之前,陆某参加了技术公司组织的面试,按照要求进行了体检,也向技术公司提供了入职所需的相关材料,技术公司已经同意录用陆某作为公司员工,陆某对于按时入职技术公司,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已经产生了信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公司单方面提出不再聘用陆某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对于陆某实际产生的体检费、交通费、待业损失等合理的费用应当予以赔偿。最终双方在法院的组织下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技术公司赔偿陆某合理损失6000元。
法官提醒
如果用人单位最终确定录用劳动者,并且发出了入职通知,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而言,均对将来订立劳动合同产生了信赖利益。对于劳动者而言,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前往公司办理入职手续,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当按时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双方均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建立劳动关系。任意一方违约会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劳动用工|社保个税|商业秘密保护

股权激励|企业印章管理|企业环保合规|应收账款

广告法|商标法|项目申报|争议解决|法律诉讼


Case / 相关案例
2022 - 09 - 26
01、案情简介高某于2017年9月21日入职H公司,同日,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高某担任大客户总裁,双方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庭审中,H公司提交了《2018年产线销售绩效责任书》,内容系包括高某在内的员工与H公司约定的考核指标,其中规定:在2018年7月9日-2019年1月5日期间,落地**产线,回款考核目标3亿元,挑战目标6亿元。考核原则为产线销售以团队为整体进行考核,如按照要求完成目标...
2022 - 08 - 08
实务中,很多用人单位为了挑选符合岗位的人才可谓是煞费苦心,从精心筛选简历,到协调时间,安排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最后终于确定了人选,但却出现了求职者承诺入职后又反悔的情况。用人单位花费了很多精力、心力和时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那面对类似这种求职者承诺入职后又毁约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哪些权利呢?先来看一则典型案例。【案件介绍】2019年6月,甲应聘B公司市场经理一职。经过多轮面试,B公司于2019年...
2022 - 08 - 01
截止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4457.5万户,即使在相同行业内,市场主体与在先注册的企业发生字号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公众可能因此产生混淆,此时,在后注册企业就可能会构成侵权。相关案例案例原告ABC(中国)电子公司成立于1992年,企业名称的核准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
2021 - 05 - 17
近期有客户咨询:单位与员工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员工在离职后2年内不得至与单位相同或相似行业的企业工作。员工离职时单位没有与员工明确是否需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在之后也没有向员工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但员工却按约履行了2年的竞业限制义务,期满后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年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员工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由于离职时单位没有告知员工其无需受《竞业限制协议》约束并可自由择业,现员...
Copyright ©2018 - 2021 江苏元聚律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崇正路8号崇正大厦11楼
          联系电话:400-928-517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