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秘密”来源于2018年11月14日网友“花总”发布的一段视频。随后, “杯子的秘密”迅速走红网络,其内容直指国内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视频“杯子的秘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在酒店客房的洗手间放置一个隐蔽的摄像头,来拍摄客房服务人员的清洁工作,而拍摄的重点则是酒店杯子的清洁。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曝光的14家五星级酒店,全部存在用同一块脏抹布、顾客用过的脏浴巾等擦拭杯子、洗手台、镜面等卫生乱象,无一幸免。而售价高达4500元一晚的上海宝格丽酒店甚至被曝光出客房服务人员有从垃圾桶里捡出一次性杯盖继续给客人使用的行为。
2018年11月15日,北京卫监部门对本市4家涉事酒店进行了突查。北京旅游委也正式回应:要求涉事酒店全面自查,限期整改。党报也就此事发声评论。
酒店的卫生问题自不待提,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花总”发布的这条微博: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这条微博又引发了网友热议。
据澎湃新闻报道,“花总”表示,他自己从来没有去过贵阳希尔顿花园酒店入住,对方怎么会有自己的护照个人信息?他说,“我估计是贵阳那边或者酒店圈的人互相传的,他们卫生也做不好,还这么理直气壮的传播客人的信息,这个绝对是个人隐私吧。”

“花总”称,“我什么也不能说,你就知道他们有些地方做的不好,但没有想到他们会这样,我现在估计哪儿也不能去”。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今年8月,我们还会发现一条类似的新闻:2017年8月,有网友曝光济南一家酒店用毛巾擦马桶,引发关注,该酒店对相关人员也进行了处理。但在一年后的2018年8月11日,曝光此事的顾客入住华住旗下另一酒店时发现被华住后台系统备注了一条特别提醒:此客人入住会在卫生间安装摄像头取证。(http://www.sohu.com/a/257473023_729537)
两条新闻的情节、结果惊人相似,给人以一种“打击报复”的感觉。后一条新闻仅仅是加了在集团内部加了一条备注,而“花总”则是连同护照等信息一起被泄露出去。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也涉嫌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去年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也在第12条第二款中明确,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等活动。
那么,在微信群里泄露“花总”护照信息的“贵阳希尔顿花园GSM ERIN”需要承担哪些民事侵权责任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全国人大法工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中指出,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对其个人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私生活安宁等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利用、公开等干扰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也提及,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它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控制权,个人活动自由权,私有领域不受侵犯权、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也就是说,自然人对其隐私具有支配权,只要其本人不愿公开,那他人就无权收集、公开,否则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法》第15条列举了八种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对于这八种方式,既不是全部适用,也不是择一适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适用。如“贵阳希尔顿花园GSM ERIN”在其他群里还在不断扩散“花总”的隐私信息,则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其行为对“花总”造成了损失,则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此外,就其行为本身,“花总”可以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等。
以上是从民事法律角度,分析其应向“花总”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基于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或将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六)项的规定,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回归事件本身,在“花总”曝光后,酒店应该做的是积极整改,避免再次发生此类行为,而不是打击报复、泄露他人隐私,错上加错。